您當(dāng)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(wǎng) > 本地要聞 > 正文
作者: 孫 濤 來源: 菏澤日報(bào) 發(fā)表時間: 2021-01-15 10:08
“從藝30多年積累下來,我家的‘泥人’比人多?!苯眨谖沂蟹沁z項(xiàng)目“菏澤泥塑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趙東民家里,記者看到了5頭栩栩如生的魯西南大黃牛和各種神態(tài)各異、充滿生活氣息的泥塑,而這些都是趙東民捏出來的。
泥塑,俗稱“彩塑”。泥塑藝術(shù)是中國民間傳統(tǒng)的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(shù),它是用粘土、紅膠泥塑制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民間手工藝。
“庚子鼠年過去,辛丑金牛即將來到,為詮釋菏澤人民勤勞淳樸、剛毅執(zhí)著、開拓創(chuàng)新的良好形象,2020年秋天,我就開始了魯西南大黃牛泥塑制作。”趙東民介紹,一件完整的作品需要運(yùn)用雕、塑、捏等二三十道工序,以膠泥為原料制成泥坯,塑形陰干,涂上底粉,再施彩繪。這不僅要求創(chuàng)作者有極深厚的美術(shù)功底,豐富的民俗傳統(tǒng)文化修養(yǎng),更要有多年的反復(fù)研習(xí),才能夠達(dá)到貼近人民生活,神形兼具的境界。
“做泥塑不能‘照葫蘆畫瓢’,我要捏出屬于自己的東西?!壁w東明說。30多年來,趙東民潛心于泥塑世界,天天捏,日日練,幾千個小泥人見證了他的執(zhí)著。他用靈巧的雙手先后塑造了趙登禹、高秉涵等人物形象,猴子、黃牛等動物形象及《一粒米》等主題雕塑。
“我要繼續(xù)用這些紅膠泥,捏出我們曾經(jīng)的生活,讓這項(xiàng)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?!壁w東民說。
文/圖 記者 孫 濤 攝
人民網(wǎng) 新華網(wǎng) 央視網(wǎng) 中國網(wǎng) 光明網(wǎng) 中國日報(bào) 中青網(wǎng) 求是網(wǎng) 山東網(wǎng) 魯網(wǎng)
菏澤市政府網(wǎng) 菏澤文明網(wǎng) 菏澤市紀(jì)檢監(jiān)察網(wǎng) 燈塔-菏澤黨建網(wǎng) 菏澤長安網(wǎng) 菏澤廣電網(wǎng)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
中國徐州網(wǎng) 連網(wǎng) 鹽城新聞網(wǎng) 宿遷網(wǎng) 中國淮安網(wǎng) 蚌埠新聞網(wǎng) 阜陽新聞網(wǎng) 淮北新聞網(wǎng) 拂曉新聞網(wǎng) 中國亳州網(wǎng)
舜網(wǎng) 青報(bào)網(wǎng) 聊城新聞網(wǎng) 德州新聞網(wǎng) 濱州網(wǎng) 東營網(wǎng) 水母網(wǎng) 中華泰山網(wǎng) 東方圣城網(wǎng) 瑯琊新聞網(wǎng)